湖北大学自考老师微信
(扫-扫上方二维码添加)学历相关问题请添加老师微信,湖北大学自考老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湖北大学自考热门
介绍我的法律类自学考试经验
来源:湖北大学自考 发布时间:2010-10-19 查看:194次
今天本来想系统的写写经验,本月已经拿学位证书了,上月拿毕业证书,可是上午工作比较忙,先占个地方,看看大家对这类科目是否感兴趣,回头马上补上其余部分。呵呵。
首先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要去自考,这个是比较决定你结果的,很多人一个激动就去报名了,结果考了两科,发现自己根本兴趣不在此,或者是难度太大,放弃了,我觉得还不如用这时间去聊聊天上上网,那样还可能有网络情缘。
所以,你没有决心的话就不用往下看了,我同学里放弃的人太多了,虽然说法律很难学,可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能放弃(其实我是心痛如果放弃了钱不就白花了?比较小气的说)
对于在读的大专生(我不管你是什么正牌的还是5大的),读自考是赶早不赶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一个本科最少需要两年,一个大专最少脱产的也需要两年(成人的学制两年),那么如果你够努力,你毕业前就可以拿到本科毕业证书了,你想想,招聘会上你的同学都拿专科,你一下甩出本,专科证书,好的还有学位证书,那是什么感觉?一个字,牛。
本科生呢?如果你万一非常不幸的为了上大学而去学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那么你挽救自己的道路就有两条,一是等毕业考研,那需要等4年哦……二就是想办法再学一个二学历,当你有双学位的时候,还是一个字,牛。
所以,自考是一条阳关道,只要你想上来没人阻拦你,想下去也随便你。
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说是“钱途无限”的。
以下,就进行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育总结。当你选择了自考后,就会遇到以下事情了。
一,关于报考
其实除了极个别专业,大部分专业在一个地区还是有很多报名点可以选择的,我说的是大城市,如果是小地方当然选择余地就小,另外随着自学考试助学制度的放开,很多的优秀大学加入进来,就大连的经验来说,原来一个省只有一个到两个学校来主持一个专业的情况变化很大,甚至(注意,以下一句很重要),在一个报名点同一个专业都会有两个甚至以上的主考学校可以选择!所以一定要选择更知名的学校来做主考院校!比如,辽宁省内的法律专业,原来是省考主考院校是辽宁大学,但是从2004年开始,主考院校增加了大连海事大学,所以大连地区的考生就可以选择了,当然海大的名气比辽大要大的多,所以你的毕业证书上就会盖上海大的印章。辽宁省内锦州等地考生也可以选择海大,沈阳的去年好象不可以,今天是否可以选就不知道了。
因此就带来两个好处,对于本地考生来说,论文答辩,学位考试不用跑沈阳那边去了,第二就是学校名气大了……
关于选择办法,只要你在实践环节考试和论文答辩/学位考试选择海大就可以。
所以,在报名环节上大家就要注意这种区别,不要花了同等的钱却最后感觉心理上不平衡,虽然都是要靠自己,但是人虚荣的心还是有的。
二,关于考试
看了前边几个兄弟的文章,我特别赞成在报考时间上的调配,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让你尽快的拿到你想要的毕业证书,我们又不是做慈善事业的,考试不快拿到证书我们混什么啊(实话,实话,考点;老师别怨恨我断你们财路啊)
首次报考的兄弟,我建议你一般没有旺盛的精力的话不要报考超过3科,特别是根本就没学过自考的朋友,下水游泳还得先试试深浅不是?而且,(注意啊)不要报公共科目,因为这种科目根本和你学的专业没关系,达不到试深浅的目的,你可以在报名点问问GGMM,它们一般都会很热心的告诉你这个专业里哪个是最难考的,哪个及格率比较高,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状况来选择报考科目。
我个人意见是,如果你精力旺盛,比如刚失去一段真挚的感情要悲愤化为能量,或者突然发现人生应该有更伟大的目标我建议你选择一门,而且是要比较难的,为什么呢?
第一,一般人第一次考试都会比较用心的去复习,谁也不想人家一问“哥哥,考的如何”你回答“考的轻松,挂的壮烈”,那么你的通过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第二,通过一个比较难的科目,对你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考的人一问,你过了没有?回答过了当然是一片赞美之词,会鼓励你继续苦读下去。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动力啊(当年我把国际私法和国际法考了78,同学们的赞美我那个高兴啊)。
第三,难的科目可以让你对这个专业有一个整体而理性的认识,如果感觉自己不行的话也及早收场,不要搞的过了几科以后挂在那里,进退两难,就不好了。
如果你不想考最难的,可以选择两个比较适中的,可以鼓舞信心,增加经验。
即使你没有通过,如果你有继续下去的决心也是好的,这样一来会让你的不再轻敌,对以后的学习也是大有好处。
当然,如果你战斗力极为强悍,也可以能报多少报多少,不过谁的钱也不是大海潮来的,既然报了就好好下精力,不要竹篮打水。(我从来是能报多少报多少,对自己很有信心啊)
上一篇:面对即将来临的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自考冲刺复习考试必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