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自考老师微信
(扫-扫上方二维码添加)学历相关问题请添加老师微信,湖北大学自考老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湖北大学自考热门
2006年江苏自学考试劳动与就业教材大纲-自考
来源:湖北大学自考 发布时间:2011-03-10 查看:209次
苏州大学编 (高纲号 0451)
I、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课,因为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便使他们获得了工作,同时也就有了谋生的手段。所以,本课程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和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是很重要的。从全球范围讲,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的状态。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问题在我国关系到千家万户,更有其特殊性,本课程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在就业领域广泛开展工作,并使之成为青年工作、学生工作、妇女工作等以及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工作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从“统配统分”到“自主择业”的改革,本课程对大学生就业群体自身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着重阐述如何以劳动力资源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为基础,按照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新的劳动就业制度的要求,深入了解马克思对劳动含义的描述,了解向劳动力投资的意义和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了解劳动力市场理论及其运作,进而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我国社会就业的实际状况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展开全方面的求职指导工作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设计等,并对21世纪新经济以及中国入世等带来的劳动与工作前景,作出适应性变化。
二、设置目的与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在各领域广泛展开社会就业工作所需要的劳动理论和择业技巧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达到的要求是:
1.劳动篇偏重于理论方面,要求理解劳动的含义和分类、劳动方式和劳动行为、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劳动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及劳动者的收入分配等。
2.就业篇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要求理解就业的定义和特征、就业结构、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失业及反失业对策等。
3.择业篇偏重于应用,要求理解职业的含义和特征、职业的职能和分类、职业准入和职业选择、职业的地位和声望,要求理解并应用职业生涯设计,撰写各式求职简历和求职信、面试的特点和准则、面试的各种技巧等。
4.创业篇着眼于就业空间的扩大,要求了解就业结构的变革和信息业的崛起、网络经济与创业、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创业与“知识工程”、创业的成功与风险等。
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劳动概述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的含义
(二)劳动的特征
(三)劳动的分类
二、考核目标
(一)劳动的含义
1.识记:(1)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2)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3)劳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4)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2.理解:(1)马克思对劳动含义的描述;(2)劳动的定义。
(二)劳动的特征
1.识记:(1)劳动的人类专属性;(2)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3)劳动的创造性。
(三)劳动的分类
1.识记:(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技术性劳动与非技术性劳动;(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4)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理解:(1)具体劳动的五要素;(2)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第二节 劳动方式和劳动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劳动方式
(二)劳动者行为及劳动行为
(三)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p#分页标题#e#
二、考核目标
(一)劳动方式
1.理解:决定劳动方式的相关因素。
(二)劳动者行为及劳动行为
1.识记:(1)劳动行为;(2)劳动者行为
2.理解:(1)劳动行为的系统性(包括动机系统、行动系统、结果系统、制约系统);(2)几种主要的劳动行为(劳动分工、劳动协作、劳动竞争)。
3.应用:(1)试分析劳动分工的优点;(2)说明商场中出售的商品都是劳动协作的结果;(3)劳动竞争如何实现“双赢”。
(三)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
1.识记:(1)影响劳动行为的主观因素;(2)影响劳动行为的客观因素。
2.理解:(2)社会传统文化对劳动行为的影响;(2)社会经济环境劳动行为的影响;(3)社会政治环境对劳动行为的影响响;(4)社会大众心理氛围对劳动行为的影响;(5)社会人际关系对劳动行为的影响。